期刊信息
主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主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SSN:1000-3673
CN:11-2410/TM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3.184708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工程索引;哥白尼索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电力工业
期刊热词:
电力系统
专访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高弹性电网是一场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是一场深入且深刻的革命。”9月26日,在杭州举办的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高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在接受《中国电力
“这是一场深入且深刻的革命。”9月26日,在杭州举办的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高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对高弹性电网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现代电网和信息通信等先进技术为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了条件和动能。特高压输电技术使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变为现实,柔性交、直流输电技术为实现潮流灵活调控、多供区动态互联等难题提供了解决路径。高弹性电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何?江亿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中国电力报:您怎么看待直流输电技术,您认为直流输电技术对高弹性电网建设起到哪些推动作用?
江亿:以建筑供电为例,交流供电模式的电压和频率必须严格调控,维持在预定值,以保障用电装置的功能和安全。若频率过高会导致用电设备损坏,过低会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而直流电系统没有频率问题,电压调控也更加灵活。现在建筑中主要的用电方式已转化为直流,例如LED灯、手机、空调等家电均为直流负荷,低碳能源发的电也主要是直流电。现有交流供电模式需将电直—交—直多次转换后使用,供电效率不高。
采用直流输电技术后,光伏,风电等低碳能源就能通过DC/DC与建筑负荷相连,减少中间变换环节,降低损耗,同时通过调节直流电压幅值,调控建筑瞬时用电功率,充分利用电动汽车电池的充放电潜能,将建筑用电从以前的刚性负荷特性变为可根据要求调控的弹性负荷特性,从而实现“需求侧响应”方式的弹性负荷。
中国电力报:您认为高弹性电网建设的意义是什么,电网公司该如何引导直流电用户参与到高弹性电网建设中?
江亿:首先,这涉及到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而能源革命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能源结构。
未来,低碳电力系统的电源中一半以上为风电、光电,这些不可调控的电源大大降低了电网对用电侧峰谷变化的调节与适应能力,由此造成大量的弃风、弃光现象。怎样使电力负荷由目前的刚性转为柔性,以适应电源侧大比例的不可调控电源,成为今后发展风电、光电的待解难题。
这就是未来整个能源系统面对的最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实现能源革命的必由之路。
未来,我国建筑年用电量将在2.5万亿千瓦时以上,并将有2亿辆充电式电动汽车,二者所消耗的电力之和将达到用电总量的35%以上。设想一下,如果建筑全部成为带有智能直流充电桩的柔性建筑,不仅可吸纳接近一半由风电、光电所造成的发电侧波动,还能有效解决建筑本身用电变化导致的峰谷差变化。
中国电力报:您对国网浙江电力现在正在建设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有什么期待?
江亿:我认为,现在国网浙江电力要先行先试,带头走出一条路来,之后全国都会跟上,这是一场深入且深刻的革命。这不仅是技术问题,甚至可以说技术问题只占小部分,更大的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不止是电价,包括电力系统的整个机制结构,要真正充分的市场化,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深入解决。之后是改革相关的变化,才能实现最后的目标。所以浙江现在需要走在前,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作者:朱怡 莫非 支彤 李欣智 王怡然 黄琳
文章来源:《电网技术》 网址: http://www.dwjszzs.cn/zonghexinwen/2020/1001/438.html